txvlog com糖心小桃:tx010tv糖芯官网-纽约爱乐+萨洛宁+康托罗夫,音乐的夏天他们相聚上海

频道:财经 日期: 浏览:1

美国的乐团、芬兰的指挥家、法国的钢琴家——因为上海夏季音乐节,他们都相聚在上海。

7月1日-2日,在萨洛宁带领下,纽约爱乐乐团用两台重磅演出,为2025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:法国作品专场致敬法兰西音乐“黄金时代”;德国作品专场聚焦贝多芬,请来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雨中弹琴的康托罗夫助阵。

萨洛宁

纽约爱乐乐团

名指萨洛宁坐镇,分享芬兰音乐教育秘诀

“上海的活力令人惊叹。”多年前,埃萨-佩卡·萨洛宁和马勒室内乐团第一次来上海,记忆犹新,第三次到访,他形容,“上海的观众非常专注、有鉴赏力,上海的音乐底蕴深厚、源远流长,上海这座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层次。”

无论是作为作曲家还是指挥家,萨洛宁都与纽约爱乐有着深厚渊源。

“大约40年前,我首次与纽约爱乐合作音乐会。”2015年至2018年,萨洛宁曾担任纽约爱乐的驻团作曲家,他指挥乐团演出过不少自己的作品,还指挥过梅西安《图兰加利拉交响曲》等重要当代作品的演出。

“纽约爱乐拥有一群技艺精湛的音乐家,而且,他们思想开放、极具灵活性。乐团里有很多年轻人,整体呈现出非常年轻化的风貌。”67岁的萨洛宁喜欢这一点,随着年岁渐长,能和年轻人一起工作很有乐趣,“这让我保持活力。”

芬兰只有550万左右的人口,却盛产指挥家,而萨洛宁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

为什么芬兰盛产指挥?萨洛宁不止一次被问过这个问题。“我想,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。”他说,芬兰有一套完善的免费公共音乐教学体系,可以确保孩子们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和培训,而最有天赋的孩子可以进入西贝柳斯音乐学院继续深造。

“另外,我们有很多榜样——无论男孩还是女孩,成为指挥家的梦想,显然是可以实现的,因为前辈中有不少指挥家,包括女性。我们年轻时得到过前辈帮助,所以我们也会帮助年轻人,这是一种传承。”

此外,芬兰的乐团也会竭尽全力支持年轻指挥家,年轻人初次登台可能无法做到100%完美,但乐团明白,要让这种全国性的音乐文化延续下去,唯一的办法就是支持年轻人,“无论是乐手、歌者还是作曲家、指挥家,大家都是平等的,指挥不是高高在上、遥不可及的。这种观念很健康。”

萨洛宁身兼指挥和作曲的双重身份,更享受哪一个身份?“我作曲时就是作曲家,指挥时就是指挥家,我无法想象少了其中一个会怎样,因为我热爱这两件事。”目前,他正在赶一部新作品,它将于八月底首演,只要有一点时间他就会埋头写作。

康托罗夫

雨中弹琴一夜爆红,这位钢琴家又回来了

“上海交响乐团创立于1879年,纽约爱乐乐团创立于1842年,两家乐团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。”纽约爱乐团长马思艺笑说。

2015年,纽约爱乐把首次海外驻节献给上海夏季音乐节,开启和上海的“双城记”。十年来,纽约客们多次做客上海,在夏天的上海掀起音乐热浪。

今年,乐团带来两场重磅演出:第一晚,法国作品专场,纽约爱乐上演拉威尔《鹅妈妈》组曲、德彪西《大海》、柏辽兹《幻想交响曲》;第二晚,德国作品专场,乐团聚焦贝多芬,带来《第四钢琴协奏曲》《第三交响曲“英雄”》。

柴赛金奖得主亚历山大·康托罗夫,将担纲《第四钢琴协奏曲》的演出重任。“我永远不会觉得准备好了。”他坦言,这首协奏曲很难,每个音符要仔细表达,“像走钢丝一样,要感受作品中的诗意和情绪,又要保存古典主义的结构,踩踏板要很当心。”

去年夏天,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,康托罗夫雨中弹琴,一夜爆红。早在上场前,他就被淋了15分钟,“巴黎平时人很多,但那一刻,只有我独自一人在桥上演奏,河边有船经过,很安静。”这位法国小伙笑说,奥运体现了巴黎优雅的一面,以及先锋的一面,“我就像是一部大戏的演员,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,并不是我多么特殊,而是参与了这场盛宴。”

三个月后,这位如日中天的90后钢琴家,无缝衔接到上海,进行中国首秀。返场时刻,受现场氛围感染,他越弹越上头,一口气加演5首,让乐迷惊喜连连。

连续安可5首,对康托罗夫来说并不常见。他笑说,自己收到了来自上海观众的巨大能量,让他振奋,充满活力,“那是一种神秘的化学反应。有时候,音乐家和观众的连结会很紧密,没法预料,这是现场的神秘反应,是真诚的。”

第一次来上海,康托罗夫去了外滩、南昌路、淮海路,看到了载满历史风霜的万国建筑博览群,也看到了有着未来科技感的高楼大厦。第二次来上海,天气炎热,他又去外滩逛了逛,和萨洛宁过一样,他被上海的活力打动了,“晚上,我住的地方有人听爵士乐,很像欧洲的小城市,非常有味道。”

开幕式,嘉宾们浇灌绿树,呼应今年的环保主题